人生的味道:语言与文化的关系

        咸、甜、苦、辣。这些词有什么相似之处呢?当然,这些词的意思都跟味道或者食物有关。可是不管是在中文还是英文里,这些词都不仅是描述饮食,而且也能描述经验、东西、甚至也能描述人。我们为什么会用平常描述饮食的词来描述别的东西呢?这些词带有什么味道呢?这就是我今天想讨论的话题。首先,我想请一位朋友来跟我们分享,他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用这些词的,而他对这些词的感受是什么。

梁妙儀采访翻译

         “我觉得我在跟我的朋友谈跟饮食有关的话题时,我们通常会说一道菜或者饮料的味道,比如咸、甜或者辣。有的时候是在夸这个食物,有的时候是在抱怨。我跟我的家人谈饮食的话题时,会很直接的讨论味道。比如,我的爸爸不爱吃太甜的食物,而我的妈妈不爱吃太咸的食物,所以如果我们在互相品尝我们做的菜,我们会老实地说出我们对这些菜的想法。

        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人或者回忆。要描述经验或者人的故事时,也常常会用甜、苦这两个词。也可以用来描述某个人对一件事的感受。

        我觉得是一个蛮正面的词,也带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。一个的东西可能有善良、贴心、令人感动的感觉。苦甜味可以用来表现苦难和幸福或者渴望和怀旧之间的关联,并且说明它们同时存在。另外还有苦和咸,这两个味道,在不是说饮食的情境之下,能代表怨恨和嫉妒。

        我觉得这些词有很多不一样的意思,不只是可以用在饮食上,而且还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和描述人的样子的时候。我觉得用描述某个人时,能表达正面的意思。另外,可以正确地描述某个人默默的愤怒。

        谢谢梁妙儀的分享!从这短短的采访中,我们就已经能意识到对他来说,语言跟文化有紧密的关联。但是语言不同,文化不同,词语的使用也不同。在英文里,咸、甜、苦、辣都能用来描述一个人。可是在中文里,我们从来都不会用来描述一个人,只会用来描述一个人的经历,为了承担责任而牺牲的苦,挣扎和患难的苦。那为什么苦的用法在中文和英文里就截然不同呢?答案在于西方人的概念好中国人不同。凡是在说英语的国家之间,苦味都不是好的。以美国为例,苦更有负面的意思,不管是很苦的人还是很苦的感情,都是如此。相比之下,在中国,虽然苦可以描述一个人经历了很多不愉快,经历了令人难过的事情,但是苦也意味着,苦难结束以后也许会有美好的日子。或许更了解各个国家对饮食和味道的看法,我们就能更加了解为什么在英文里,总是一件坏事,而在中文,则能带有正面的意思。

        再次美国人着迷于咸味和甜味。观察美式菜肴的食材,品尝它们的味道,就能意识到这种偏好。比如,美国人做甜点时,加的糖往往比中国人加的多,而且不只是多了一点。每逢我做甜点时,作为中国移民,我的家人都逼我少加点糖,免得太甜,谁都不爱吃,最后就得把甜点扔出去,浪费了食物又浪费了钱。所以对中国人来说,没有太甜是在夸甜点做得好。这也明确地表现了中国人对食物与人生的要求。人生就像饮食,都不应该太甜。只有有了苦,才能真的欣赏甜。如果只有甜味,这只会让人觉得太腻了。对中国人来说,苦的存在是必须的,可是美国人没有这种想法。对美国人而言,苦的饮食等于不好吃的饮食。甜味和咸味都是为了隐藏苦味的,是可以让人继续享受生活的办法。亲爱的读者们,你们觉得人生是什么味道呢?如果有什么想法愿意跟我分享,欢迎你在下面留下你的评论!

One thought on “人生的味道:语言与文化的关系

  1. 人生就是五味俱全的吧。酸甜苦辣咸,或许还要加一个“鲜”,每一段经历都值得收藏。
    我对你讲的“苦”和“甜”的部分很感兴趣,这让我想起一句古话“良药苦口利于病”。中药喝起来可以很苦,但更多时候还会回甘(苦后嘴里会出现甜味),所以我很喜欢“人生就像饮食,都不应该太甜。只有有了苦,才能真的欣赏甜”这句话。
    倒数第二段有一句话打错了:答案在于西方人“苦”的概念好中国人不同。
    应该是“答案在于西方人“苦”的概念 和 中国人不同。”
    然后采访中的bittersweet我觉得可以翻译成“苦中有乐”“苦中带甜”或者“苦乐参半”,这样会更有感觉~

Leave a Reply